外国人为何不接受中药?

日期:13-06-03  来源:   作者:

我国的中药大部分是原料和半成品出口,经韩、日、美、德等国加工成附加值较高的成品药后又高价返销我国,垄断了国际市场约90%份额。

中药疗效确切、安全可靠,据统计我国超过50%的人采用中药治疗,首选中药治疗者占25%,特别是在治疗慢性疾病、疑难病及西药不能治疗或疗效不理想的情况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。在抗击非典、禽流感、甲型流感期间,中药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,而且中药副作用低,不易产生耐药性。

外国人为何不接受中药?

中药还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,在临床上治疗相同的疾病,中药的费用支出大大低于西药,并且能标本兼治。比如治疗肺炎,如果用西药每周药费500元以上,而中药只需要200元左右。

目前,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多亿元,占医药行业总产值30%,并且每年以20%的速度递增,中药产品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然而,与此相对照的却是另一组数据:我国中药出口额目前仅占世界中药市场的5%左右,整个中药行业的现状是大部分原料和半成品出口,供韩、日、美、德等国加工成附加值较高的成品药,高价返销我国,垄断了国际市场约90%份额。

存在问题——

规模小、标准少、竞争力弱

处于多、小、散状态: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,2008年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886家,既生产化学药又生产中成药的2030家,生产中药饮片的1194家,但2008年中药工业收入1972亿元,销售收入低于5000万元的企业占67%,没有一家企业占到10%以上市场份额。由此可以看出,我国中药产业集中度不高,没有出现过100亿元规模的旗舰式企业,超过10亿产值的企业寥若晨星。

中药行业一直存在多、小、散的弊病并未明显改观,总体来讲一直存在创新不足、低水平重复、规模小、产业集中度差等问题。

企业疲于应付恶性竞争,无力提高质量标准:当前各地药品采购过分强调价格,重视价格降低而忽视质量提高,对药品质量缺乏可量化、可操作标准。

以价格论高低的方法一方面导致企业利润水平不断下降,企业没有资金投入技术进步和提升质量标准,造成药品低水平仿制,不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。

另一方面,部分无良企业为了生存铤而走险,采取低限投料、偷工减料、以次充好、添加化学物等方法降低企业成本,带来严重的药品质量安全隐患,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和生命安全。

面对洋中药无还手之力:外国制药企业凭借科技优势,不仅占领了国际市场,还返销到我国市场,一些国家将中药传统验方改头换面,利用我国的中药材资源进行加工,之后到国外进行包装,再返销国内就是所谓的“洋中药”。

日本中药原料75%以上来自中国,但日本中药产品在国际中药制剂市场却占80%。比如,日本将我国中成药“六神丸”改造成“清心丹”,1年销售额高达数亿美元。

近年来,已有来自10个国家的40个植物药品种在中国注册成功,而中国却无一例植物药品种在海外正式注册。

解决方法——

定门槛、提标准、深度开发

提高行业准入门槛,加大对龙头中药企业扶持力度:建议对制药企业建立信用等级评价制度,并结合企业的科研实力、技术水平、产品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,划分信用等级,对于规模大、质量优、科研实力强的优势企业要给予重点支持。

构建行业诚信体系,将诚信建设纳入日常监管,将现场检查、质量检验、市场抽查等情况登记在案,打造公布平台,定期公告企业违法违规情况,并与招标、价格等挂钩。

使用政策杠杆,尽快出台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GMP),与欧盟、美国标准接轨,提升行业准入门槛。推进小型企业转型或被优秀大企业重组,构筑一批集约化、规模化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,与国际医药企业抗衡,把中药推向世界。

制订与国际接轨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:优先完善和修订进入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》、《国家医疗保险目录》品种,对于多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,标准制订要就高不就低;建立药品标准淘汰机制,运用再评价、再注册等多种手段,坚决淘汰处方、工艺和剂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品种。

加强关键技术研究,在质量标准中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,明确药用物质成分并实现对多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控制,对部分因历史原因而质量标准定性不定量的药品,应加强市场抽检和监督力度。

继续推行和完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,细化药品质量层次评价,建立一套质量评分机制,评分体系要与价格、招标、进入相关目录等管理措施相衔接,鼓励企业逐步改善质量。

积极进行二次深开发,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:出台政策支持经临床验证、疗效可靠、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药品种进行二次开发,深入进行基础研究,不断提高标准,政府在科研资金、税收、价格保护以及招标、进入相关目录等方面给予支持,打造单品种销售额超10亿元以上的现代中药企业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。

中药注射剂——

强化临床规范使用

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先后发生了一些不良事件,使全社会对中药注射剂产生了误解和不信任。

其实,不少问题都是医护人员对中医药理论缺乏了解,特别是临床上西医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非常普遍,有80%以上的中药注射剂是西医使用的,西医不懂中医理论,用中成药时不能对症下药,习惯把中药注射剂和西药联合使用,由此带来的不良事件往往被认为是中药注射剂的问题。

不合理使用的问题不能杜绝,无论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有多高,都不能保证安全使用。因此,要把规范临床使用当成重中之重,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液使用说明书,明确使用方法、配伍、不良反应、禁忌等。

同时,规范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院的用药行为,强化对医生、护士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培训指导,特别是对所有西医进行中医药理论和中药注射剂用法的培训。

新版GMP——

借鉴国外先进经验

我国制药企业目前执行的GMP(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)同发达国家的GMP规范相比,标准相对较低,得不到国际制药界认同。

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已认识到提高GMP标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并于2006年启动了新版GMP起草工作,经过多次征求意见,已经完成了新版GMP的起草工作。

新标准重点是我国制药企业的未来发展,并大量借鉴世界卫生组织、美国、欧盟等先进经验,大大提高了软硬件标准,而且已经与国际水平接轨,建议尽快颁布实施。


本文标签: 企业新闻

相关文章